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

時尚女王香奈兒

因工作之便拿到了《時尚女王香奈兒》試映會的票,因為女主角是奧黛莉朵杜(Audrey Tautou),也因為前幾天做Facebook的時尚品牌心理測驗,結果是Chanel,就趁午休時間去看了。

看完的感覺是頗為失望,不知道能不能很不負責任地說「拍得不好」。事實上,是拍得蠻中規中矩的(甚至有點一板一眼了),從香奈兒被送進孤兒院、在小酒館駐唱到成為地主的情婦(玩伴?寵物?或者食客?whatever),雖然電影的宣傳重點在於「香奈兒特立獨行、隻身闖入男性的世界,是女性主義的先鋒人物」,但在電影裡實在看不太出來。確實,香奈兒鄙棄俗艷的衣著裝飾,喜歡將男裝改良成為優雅簡約的女裝,不過她的舞台、資金和客源,一樣是男人給她的啊。

我看到的是一個倔強的女人,不想和其他社交名媛同流合汙(但她做的是一樣的事情,只是比較不情願而已),以自己的傲慢及任性,向男人勒索著愛情和金錢。即使她宣稱要工作(事實上當時的社會風氣也不容許),宣稱要獨立自主,但若不是因為飼主(抱歉,在我看來確實是飼主)和情人的奧援,香奈兒真的能如願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時尚王國嗎?我不知道。

對於真實的香奈兒我其實一無所悉,這麼昂貴的奢侈品也無從進入我的生活,只是覺得電影的廣宣寫得如此慷慨激昂,彷彿我真可以看到一個feminist的故事,結果居然拍成這樣。(還是說,可可香奈兒女士的人生經歷就真的是這樣?)大概為了強調演員與香奈兒女士本人外型的相似,法國精靈奧黛莉朵杜在片中看起來格外蒼老,我都快認不出那個古靈精怪的艾蜜莉了。說老實話,莎瑪海雅克扮芙烈達卡羅也挺像的啊,但人家還是鮮艷美麗,奧黛莉朵杜看起來就是很疲倦、很蒼老,不少鏡頭還挺嚇人。

是一部我已經降低過期望值,但還是感覺很失望的電影。

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

We Are What We Wear

最近和室友去逛了幾次街。其實我不是愛逛街的人,只是想享受一下姊妹淘一起逛街喝下午茶的情趣罷了。看衣服、看包包、看鞋子、看飾品,不得不說當女人其實還是辛苦的,一個內在和外在都夠水準的女人,要花多少時間和金錢才培養得起來啊。

最近恰逢換季特賣,不少專櫃品牌都下殺三折,正是出手添購新衣的時候。我們畢竟不是Carrie Bradshaw,不可能花400塊美金買一雙Manolo Blahnik,還能連眼皮都不眨一下(真的很好奇,寫報紙專欄有這麼好賺嗎?);我奉行的畢竟還是張愛玲式的,那在有限的範圍裡小巧騰挪的奢侈。享受著這種斤斤計較、殫精竭慮的揮霍,畢竟祖師奶奶如是說:「錢太多了,就用不著考慮;完全沒有錢,也用不著考慮了。」

要談衣服,就更難不想到張愛玲了。她說:「對於不會說話的人,衣服是一種語言,隨身帶著的袖珍戲劇。」又說:「再沒有心肝的女人,說起她『去年夏天那件織錦緞夾袍』的時候,也是一往情深的。」實在太中肯,我想起多年前那雙AS粉紅底小碎花細高跟涼鞋也是無限悵惘啊。(後來我在LOOK買到了嫩綠色的版本,但對粉紅色的版本還是無限懷念……)

然而,張愛玲許多關於衣服的雋語中,我最認同的還是「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。他們只能夠創造他們貼身的環境──那就是衣服。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。」就是這樣,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,衣服是我們對自我形象的理解與投射,we are what we wear。

所以,我絕對不可能去穿三件式上衣,不能容許自己搞多層次穿搭,也斷不會讓雪紡長版娃娃裝和內搭褲上身。我對自己的期許是:優雅,得體。所以我絕對不可能去買無印良品的洋裝,不可能穿Miss Sixty的上衣;我不是日本雜誌上遊魂一樣的少女模特兒,也不想當hot chick。

至於什麼才是my cup of tea,顯然就是Single Noble、Theme和épanouir了,(我可以接受部分的0918和Bear Two,或者幾年前的Mango)簡單、大方、優雅,最重要的是經穿。四年前買的衣服我現在還是常常穿,只要保養得宜,多穿好幾個四年也不是問題。

See,you are what you wear,所以有的人是色彩斑斕、款式新潮,但下一季就銷聲匿跡的新鮮貨;而我比較想當不趕流行,但永遠實穿的基本經典款──當然,質料要不錯才行。